欲望号快车:撞车引发的欲望与救赎风暴,为何至今仍让人坐立难安
1996年,一部名为《欲望号快车》的电影在戛纳电影节掀起轩然大波。它没有炫目的特效,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,却凭借一场场真实到令人窒息的车祸,撕开了现代社会最隐秘的欲望角落。导演大卫·柯南伯格用近乎残酷的镜头语言,将观众拖入一个由撞击、疼痛与快感交织的亚文化世界。
1996年,一部名为《欲望号快车》的电影在戛纳电影节掀起轩然大波。它没有炫目的特效,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,却凭借一场场真实到令人窒息的车祸,撕开了现代社会最隐秘的欲望角落。导演大卫·柯南伯格用近乎残酷的镜头语言,将观众拖入一个由撞击、疼痛与快感交织的亚文化世界。
法国院线重映了《夺命凶灵》(Scanners, 1981)和《欲望号快车》(Crash, 1996),这两部影片都属于柯南伯格最出色的影片之列:它们分别来自柯南伯格创作生涯的不同时期且都历久弥新,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——这两部影片都饱含着情感。诚然,无论就其对思
最近看了徐峥的新片《逆行人生》,这部片子在网上的评价并不好,很多人认为影片仅仅是借外卖员这个行业做为一个讲故事的工具,影片中充满了刻板的印象、新闻的拼凑、硬灌的鸡汤,所以才被嘲讽为“一群有钱人扮演穷人拍电影,再放给穷人看”。